“48小时”工伤认定应回归立法本意
作者:轻松保 |
发布时间:2017-10-30 |
阅读次数:3575
42岁北京医师昌克勤因突发疾病晕倒在手术室,经过一个月抢救,于日前遗憾离世。然而由于抢救时间超过了48小时,昌克勤不能被认定为工伤,这引起网络巨大争议。工伤认定48小时时限,源自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《工伤保险条例》。其中规定,“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,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”,才能被认定视同工伤。正是这个规定,将抢救超过48小时的职工,划定在工伤之外。这一法条被认为是有悖人道主义。然而回到立法本意,实际上体现了立法者对劳动者群体的保护精神。
事实上,在很多国家“病”和“伤”适用不同法律规范,疾病不属于工伤保护的范围。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将“突发疾病”纳入工伤保护的范畴,虽然限定了一些条件,但这样的立法即使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立法相比,也是有所突破和超前的。48小时的规定性限制,是立法者为了避免将突发疾病无限制地扩大而作出的限制性规定。目前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,这个基数下特殊案例很容易出现。坚硬的法条与柔软的人性碰撞,给社会留下伦理风险隐患,也让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受损。工伤认定的关键不应是时间,而是造成死亡的致害因素是什么。国外的一些做法是,虽然对工伤赔偿的认定往往比较严格,即必须与工作有关,但不在抢救时间长短上纠缠不清。
只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,与工作时间或强度有一定的关联,则不论抢救的时间是多长,将其视同工伤都不违背立法本意。而我国工伤认定中过于纠结于抢救时间节点,未免扭曲了立法本意。法律的正确与有效适用永远是对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人的考验。在对48小时这一限制性规定作出修订完善之前,劳动部门和司法部门可以更多地从立法的本意去实践和适用法律,在执法、司法中给法条赋予温度,给逝者以慰藉,给生者以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