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较低
新华网上海9月27日电 平安养老保险公司与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26日联合发布国内首个《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(CEPRI2013)》,调查结果显示,中国职工养老储备处于“基本水平”下限,呈现显著的不均衡性;对房产在养老储备中的贡献不应有过高期待。
调研发现,2013年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总指数为60.6,处于评价基准第三档,即“基本水平”的下限,基本满足养老储备要求,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其中,充足度、稳定度和认知度指数值分别为59.1、65.3和57.6.
“大中城市职工持有的住房基本满足居住需求,对养老储备的贡献不应有过高期待。”报告称,根据调研,不动产方面,受访职工平均拥有1.01套,以住宅为主。拥有2套(含)以上房产受访者仅有15.8%,17.2%受访者不拥有任何房产。
从基本养老、企业年金、个人商业保险三支柱体系看,我国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,但二、三支柱存在“瘸腿”现象,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而言,二、三支柱没能承担起补充养老应有的责任。
数据显示,95.7%的受访者参加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;而作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,仅有38.9%的受访者参加;在第三支柱方面,职工主要通过自发行为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、银行储蓄和投资不动产等形式进行养老储备,其中,45.9%的受访者购买了具有一定养老功能的个人商业保险。
“调查结果表明,应加快重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的顶层设计,并有计划地推进养老储备模式从储蓄型养老转变成投资型养老。”平安养老险董事长杜永茂表示。
报告认为,中国大中城市职工(含家庭)平均金融资产达61.6万元,对养老储备具有一定的贡献,但投资增值方式较为保守。随着个人养老储备工具多样化,需要政策规划引导。调研显示,个人最期望养老储备方式是银行储蓄,占比高达32.9%;其次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和不动产,分别为18.5%和17.0%,基金、股票、债券等金融工具合计占比24.4%.
报告建议,企业职工应更加理性地看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冲击,一方面职工应认识到,未来养老责任需要在国家、企业和个人之间合理配置;另一方面要对人口老龄化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有一定理性认识,及早制定并实施养老规划,合理配置自己的养老储备资源。
本次调研对中国内地36座大中城市的约2.4万名企业职工进行抽样访问。指数从养老储备充足度、稳定度、认知度三个角度,对中国内地不同年龄、不同行业、不同企业规模等职工的养老储备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评。
(原标题:平安:中国职工养老储备处于“基本水平”下限)
来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