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钧:破解养老难题政府不能光想少花钱
作者:轻松保 |
发布时间:2017-09-11 |
阅读次数:3128
1.应对老龄化,不是非延迟退休年龄不可
北青评论:唐老师您好,在今年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:“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”。您认为这样的表态意味着什么?
钧:对王副部长所说的“大势所趋”可以有两种理解。
第一种理解,延迟退休早晚要付诸实施。人保部现在谋划的,可能就是要这样干。这种可能是存在的。不然,用不着翻来覆去地唠叨这个;
第二种理解,延迟退休是国际趋势。但这样说并不正确,延迟退休不是必然趋势。度过老龄化高峰,并不是非要通过提高退休年龄。
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来说话:到老龄化最高峰时,中国可能有4亿老人(截至2011年年底,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1.85亿),但那时,中国还有8亿劳动力——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社会群体啊!如果我们只在一个纯粹的保险框架里,光考虑收多少、发多少,现在的赡养比是4∶1,将来是3∶1,到老龄化高峰时候是2∶1,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但是,社会保险和保险不是一回事。社会保险强调的是三方投资,就是除了个人缴费、单位缴费以外,还有国家财政托底。
所以,归根结底,养老的问题病不是收多少、发多少的问题,而是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:
第一个条件,我们能够创造多少财富。就是到了老龄化高峰时,我们的8亿劳动力能够创造多少财富。
第二个条件是,我们会怎么分配这些财富。
北青评论:人民网曾发起过一项176万网友参与的调查,统计结果显示,94.5%的人表示反对延迟退休。为什么延迟退休年龄会遭到如此强烈的反对?
钧:因为中国国情跟已经延迟退休年龄的发达国家不一样。在发达国家,如果说延迟到65岁退休,那么大部分还在工作的人是可以干到65岁的。因为他们有完善的工会,还有配套的法律制度保障。比方说我是老板,我的企业要裁人,但裁人的顺序是先裁新进来的人,要尽量保证老员工的权利。所以,对员工来讲,你在这个公司干得越长,就越有保障。但是,中国不一样。在中国,男的到50岁,女的上40岁,单位就不想继续聘用你了。目前在中国,可能有70%的劳动者会面临着这个问题。这段时间可以称之为 “就业困难期”。更要命的是,你失业了,或者是靠非正规就业勉强度日,但
养老保险费还得继续缴纳。如果延迟到65岁,那么这个“就业困难期”可能延长到15—20年。一个人一生有几个15—20年。这个政策的后果令人不寒而栗,所以大家都反对。